欢迎光临广东豪航律师事务所!
广东豪航律师事务所

CHINESE

律所联系电话19120691514 律所联系电话4000520817
banner1
banner1

豪航成功案例:孕期被辞退、没签合同怎么办?

时间:2025-11-07    访问量:5 作者:广东豪航律师事务所

职场中,劳动合同、社保缴纳、孕期保护等都是劳动者的核心权益。但现实里,不少人会遇到“没签合同”“社保要自己掏”“孕期被辞退”等糟心事,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今天结合一起真实劳动纠纷案例,聊聊背后的法律知识点。

一、案例速览

劳动者于2025年2月入职某公司,担任调度及客服岗位,约定了明确的工作时间和工资发放方式。在职期间,公司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还要求劳动者自行承担公司应缴的社保费用。2025年7月,劳动者怀孕8周时,公司以“孕期骑电动车不安全”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关系,且未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随后,劳动者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提出确认劳动关系、支付二倍工资差额、退还社保费、经济补偿金、孕期及产假工资等多项诉求。最终,经仲裁委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公司一次性支付劳动者调解款,劳动者放弃其他仲裁请求。

二、法律知识点拆解

 1. 未签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跑不了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案例中,劳动者入职后公司未签订书面合同,这一诉求完全符合法律规定,也是劳动者维权的重要依据。

2. 孕期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操作

《劳动合同法》第42条明确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公司以“孕期骑电动车不安全”为由辞退劳动者,既不属于法定解除情形,也未提供合理的替代方案(如调整岗位),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有权主张经济补偿或赔偿金。

 3. 社保费用,公司不得转嫁劳动者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公司应承担的社保部分,不得强制要求劳动者垫付或自行缴纳。案例中,劳动者要求公司退还已垫付的社保费,符合法律规定。

4. 孕期、产假工资,用人单位必须支付

女职工在孕期享有正常工资待遇,产假期间也应享受相应的产假工资或生育津贴。案例中,劳动者主张孕期工资和产假工资,是其作为孕期女职工的合法权利,用人单位不得无故克扣或拒绝支付。

附判决书(节选拼图):/Picture/case/f1eea9ddf7bad3a10009ae3092276a3c_10328.jpg

三、劳动者维权实用指南

1. 留存关键证据:入职记录(如offer、工牌)、工作记录(如调度单、客服聊天记录)、工资发放凭证(微信转账、银行流水)、沟通记录(如解除劳动关系的聊天、录音)等,都是维权的重要依据。

2. 及时申请仲裁:劳动争议发生后,可在一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明确提出自己的诉求。

3. 了解调解途径:仲裁过程中,仲裁委可能会组织调解,若双方能达成一致协议,可快速解决纠纷,减少时间和精力成本;若调解不成,仲裁委将依法作出裁决。

4. 明确权益边界: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享有特殊保护,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调岗降薪、辞退;社保缴纳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不得变相转嫁。

四、权益被侵犯?别沉默,找对方法很重要

很多劳动者遇到权益受损时,会因为“怕麻烦”“不懂法”选择忍气吞声,但其实法律始终站在劳动者这边——未签合同的二倍工资、孕期的特殊保护、社保的法定责任,这些都是咱们的“法定权益”,不该轻易放弃。

如果您在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比如公司没签合同、拖欠工资、违法辞退,或是“三期”女职工权益被侵犯,不知道怎么收集证据、写仲裁申请,也不清楚自己能主张哪些权益,欢迎通过官方渠道联系我们。我们会运用专业的法律知识,为您分析情况、梳理权益,并提供法律层面的解决方案。